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 (06) 83-90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社会实践整体性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调查与研究——以浙江某学院为例
On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Practi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彭德林;

摘要(Abstract):

为了改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应把对学生的理性提升和学生的感性兴趣相结合,重视教学素材的趣味性,教学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关注理性的教学内容之必要的感性化个别化的描述;把精神信仰教育和具体的实践问题相结合,在分析大学生的个人问题及他们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中,解答他们的困惑,引导他们把握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内在关系。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意愿和学生专业年级的特点,对教学方法组合的基本模式作微调或局部大调,加强学生课堂参与。改革学生考核方式,降低闭卷考试在学生成绩评定中的权重,激励学生获取课程相关学科的系统推理能力和把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合理性根据,追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长期效应。

关键词(KeyWords): 社会实践整体性;感性兴趣;具体实践问题;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内在关系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湖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调查与研究——以某学院为例”(15hzghy042)研究成果

作者(Authors): 彭德林;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