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裁辅天地”到“天人合一”:中华生态文化的思想域分From “Discipline and World” to “Unity of Heaven and Man”:Ideological Domain of Chinese Ecological Culture
李学功;
摘要(Abstract):
中华生态文化与思想厚积于农耕文明的深厚土壤,薄发于当下贞下起元的新时代,立基点始终不脱天地人关系的协调、进步与发展。自《周易》提出"裁辅天地"的生态协调论,至道家老庄一脉的"道法自然"论,到儒家荀子的"天人相分"论,以及邹衍的"天人合一"论。不难发现,传统生态思想与文化的发端始自轴心时代的思想家和社会,存录于先秦秦汉文献典籍中。历史不断地证明,实现进步的关键是新思想的引领。中华生态文化的创造性、传承性和天下意识,在历史的节点折射出思想的域分驰张,隐含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思考指向。
关键词(KeyWords): 生态思想;裁辅天地;道法自然;天人相分;天人合一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李学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 [2]汤显祖.牡丹亭[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5.
-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 [4]礼记·大学[M]//丁鼎.礼记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 [5][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三)[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 [6]礼记·表记[M]//丁鼎.礼记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 [7][宋]陈亮.梅花[M]//缪钺.宋诗鉴赏辞典(新一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
- [8]国语·楚语(下)[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 [9]许倬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 [10]古文尚书·大禹谟[M]//屈万里.屈万里全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
- [11][宋]朱熹.伊川语录[M]//二程遗书(卷二十二上).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 [12][明]王守仁.传习录(上)[M]//王文成全书(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 [13]张岱年.论易大传的著作年代与哲学思想[M]//张岱年全集(第五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 [14][明]王守仁.博约说[M]//王文成全书(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 [15]周易·彖辞[M]//周易注疏(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 [16]左传·昭公二十五年[M]//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四).北京:中华书局,1981.
- [17]老子.道德经(卷上)[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 [18]张岂之.中国思想文化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 [19]庄子·知北游[M]//庄子注(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 [20]礼记·中庸[M]//丁鼎.礼记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 [21]论语·阳货[M]//论语注疏(卷十七).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 [22]吕绍纲.周易阐微[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
- [23]世说新语·贤媛[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 [24]荀子·天论[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 [25]郭店楚墓竹书[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 [26]赵世超.“天人合一”述论[M]//瓦缶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 [27]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卷五十六)[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 [28]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J].北京大学学报,1985(1).
- [29]张载.张子全书(卷一)[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 [30]国语·鲁语(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2.
- [31][清]马骕.绎史(卷八十)[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 [32]周作人.论救救孩子——题《长之文学论文集》后[M]//孙玉蓉.书边闲语.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
- [33]李光伟.第四代人之梦:自我实现与超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 [34]冯友兰.人生四境界[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
- [35]礼记·大学[M]//丁鼎.礼记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 [3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37]许倬云.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M].北京:三联书店,2015.
- (1)《古文尚书·武成》,屈万里《尚书集释》,《屈万里全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第321页。按,《礼记·王制》也有“暴天物”的议论,尽管对《古文尚书》人们多定谳其伪,但作为传流千年的文本,史实真伪是一个问题,文本存在本身则是一个文化问题,它毕竟表达、记录了一种思想的声音,自有不容轻忽的文化价值。由《礼记》参酌《古文尚书》,此亦可见反对暴殄天物是那个时代人们的共识。参见丁鼎《礼记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83页。屈万里先生认为,《古文尚书》之“武成”篇中“暴殄天物”系“改易礼记王制之文”。参见屈万里《尚书集释》,《屈万里全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第321页。
- (1)唐人杨倞注云:“人能治天时、地财而用之,则是参于天地”。参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 (1)按,刘节先生认为,在思想史上“很明白地提出‘天人合一’说的是西汉早期思想家董仲舒。”参见刘节《中国思想史上的“天人合一”问题》,《刘节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