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格化管理到协商自治:社会治理创新背后的作用机理——基于浙江新埭社会治理机制的转型From Grid Management to Negotiation Autonomy:the Mechanism of 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Based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Xindai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s Social Governance Mechanism
江荣荣;
摘要(Abstract):
社会转型时期,基于当前社会治理生态环境,基层政府在实践中形成不同的社会治理创新模式。网格化管理是在行政主导下的社会治理模式,打破各部门界限,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新途径;协商自治作为协商民主与社会自治的结合,有效促进治理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信任,在制度约束下形成社会治理的长效机制。从长远来看,以协商自治为基础的合作治理模式更适应我国当前的社会治理生态。
关键词(KeyWords): 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协商自治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专项资金项目“从强制管理到协商服务的转型——对浙江新埭流动摊贩治理的调查”(20174036)
作者(Authors): 江荣荣;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行动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 [2]张康之.论社会治理模式中的德治及其制度安排[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5).
- [3]吴新叶.基层治理需要跨越科层制范式的藩篱——与王龙飞博士商榷[J].探索与争鸣,2016(1).
- [4]张康之.论高度复杂性条件下的社会治理变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4).
- [5]王志刚.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起源、发展与演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
- [6]蒋永甫,韦潇竹,李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从权力博弈走向国家治理结构转型[J].学习论坛,2016(3).
- [7]杨述明.现代社会治理: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历史使命[J].江汉论坛,2014(2).
- [8]张乾友.行动主义视野中的社会治理转型[J].江汉论坛,2016(6).
- [9]周连根.网格化管理:我国基层维稳的新探索[J].中州学刊,2013(6).
- [10]王名,杨丽.北京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的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1(2).
- [11]姜晓萍,焦艳.从“网格化管理”到“网络化治理”的内涵提升[J].理论探讨,2015(6).
- [12]陈剩勇,于兰兰.网络化治理:一种新的公共治理模式[J].政治学研究,2012(2).
- [13]孙柏瑛,于扬铭.网格化管理模式再审视[J].南京社会科学,2015(4).
- [14]陶勤.县级市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以浙江省平湖市为例[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
- [15]竺乾威.公共服务的流程再造:从“无缝隙政府”到“网格化管理”[J].公共行政评论,2012(2).
- [16]俞可平.公民参与的几个理论问题[N].学习时报,2006-12-18(5).
- [17]陈华.吸纳与合作——非政府组织与中国社会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 [18]张康之.论合作治理中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J].齐鲁学刊,2004(1).
- [19]乔丽英.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研究——对结构化理论中的“行动者”概念的深度审视[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5).
- (1)浙江平湖新埭“网格化”助推综治进企业创平安[EB/OL]http://www.chinapeace.gov.cn/2013-11/11/content_9455978.htm.
- (1)城市网格化管理新模式简介,北京东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网站[EB/OL].http://cgw.bjdch.gov.cn/n1708365/n2917439/n2917440/index.html 2017-2-27.
- (1)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平湖新埭打造社会综合治理新“品牌”[EB/OL]http://www.jiaxing.gov.cn/swzfw/gzdt_4998/qtywxx_5002/201602/t20160214_571681.html.
- (1)高丙中探究社团为何能够在与法律不一致的情况下“正常”存在并开展活动时,提出社团充分合法性来源于社会合法性、行政合法性、政治合法性和法律合法性,其中法律合法性作为社团合法性的整合核心。社团的社会合法性体现的一定社会范围内的承认;行政合法性是社团在与行政主管部门打交道或因社团内部拥有相当级别的领导而产生的合法性;政治合法性表示社团的宗旨、活动目标符合“政治上的正确性”;法律合法性则是符合法律相关规定而获得的合法性。可参见高丙中.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