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胡氏与华林胡氏、西岭胡氏渊源考Textual Researches on Rugao Hu and Hualin Hu and Xiling Hu's Origin
李学功;王增清;
摘要(Abstract):
族谱反映着宗族或家族的历史记忆,是族群聚落对历史的一种地方性知识诠释与建构。"安定胡氏"作为历史上声名显赫的著姓郡望和文化望族,其族系根深而叶茂,遍布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翻检各类胡氏谱牒及相关史籍文献,以如皋胡氏、华林胡氏和西岭胡氏为分析个案,查考胡氏一族变迁路线图,厘辨胡氏谱系中关涉"安定胡氏",且谱系间互有交集的关键人物,可知胡氏三系同宗妫满,系出安定。"安定胡氏"郡望的奠定,离不开胡氏一族以"安定"为基之代际传承与奋斗。
关键词(KeyWords): 妫满胡氏;安定胡氏;郡望;渊源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李学功;王增清;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唐]魏征.胡氏世谱序[C]//胡氏世谱(思贻堂),上海图书馆藏.
- [2][宋]李心传.胡氏宗谱序[C]//胡氏世谱(思贻堂),上海图书馆藏.
- [3]浯塘胡氏十修族谱(奉先堂)[Z].上海图书馆藏.
- [4]《奉新县教育志》编纂小组.奉新县教育志[Z].内部资料,1984.
- [5][明]金蟠.盐铁论考(卷七)[C]//盐铁针石(第三十一).
- [6][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三)[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7]胡广传[C]//后汉书(卷四十四).
- [8]安定胡氏历代源流世次[C]//胡氏族谱(华林堂)(卷一),上海图书馆藏.
- [9]胡威[C]//晋书(卷九十).
- [10]胡质传[C]//三国志(卷二十七).
- [11]胡奋传[C]//晋书(卷五十七).
- [12][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卷十一)[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13]外戚列传·胡国珍(第七十一)[C]//魏书(卷八十三).外戚列传·胡国珍(第六十八)[C]//北史(卷八十).
- [14]胡藩传[C]//宋书(卷五十).
- [15][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三)[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16][宋]邵思.姓解(卷一)[C]//古逸叢書(景北宋本).
- [17][清]茅星来.近思录集注(卷十)[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18]唐史余瀋(卷四)[C]//岑仲勉.杂述·唐史中的望与贯.北京:中华书局,1960.
- ①按,明经胡,本姓李,为李唐皇室。民国《婺源县志》、《考川明经胡氏宗谱》对明经胡氏改姓记述较详,谓唐天祐年间,唐昭宗子流亡,得宦游长安之婺源胡清庇匿以归,遂从胡姓且改名昌翼。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胡昌翼以明经科登进士第,义不仕,隐居考川,号“明经翁”。其后子孙世以经学传家,为“明经胡氏”。明经胡氏中,著名者如安徽绩溪胡适。
- ②按,沩汭乃舜之所居。参见《尚书·尧典》,此处喻指胡姓乃舜之后。
- ①按,本文所论浯塘胡氏谱系,系依《浯塘胡氏十修族谱》(奉先堂),同时参以《胡氏族谱》(华林堂),之所以如此,乃基于浯塘胡氏上承华林胡氏,下启西岭胡氏,且浯塘胡氏族谱系浯塘、西岭胡氏合修之故。
- ②按,上海图书馆藏《胡氏族谱》(华林堂)卷一,《安定胡氏历代源流世次》作“鳞”。
- ③按,上海图书馆藏《胡氏族谱》(华林堂)卷一,《安定胡氏历代源流世次》作“弘”。
- ④按,胡怀生于汉高祖时,参见上海图书馆藏《胡氏族谱》(华林堂)卷一,《安定胡氏历代源流世次》。
- ⑤按,上海图书馆藏《胡氏族谱》(华林堂)卷一,《安定胡氏历代源流世次》作“密县令”。
- ⑥按,上海图书馆藏《胡氏族谱》(华林堂)卷一,《安定胡氏历代源流世次》作“玄成”。
- ⑦按,上海图书馆藏《胡氏族谱》(华林堂)卷一,《安定胡氏历代源流世次》作“字伯始”。
- 按,上海图书馆藏《胡氏族谱》(华林堂)卷一,《安定胡氏历代源流世次》作“沛县令”。
- 按,上海图书馆藏《胡氏族谱》(华林堂)卷一,《安定胡氏历代源流世次》作魏“文帝时为淮西都尉,封永宁侯”。
- 按,上海图书馆藏《胡氏族谱》(华林堂)卷一,《安定胡氏历代源流世次》作“徐州刺史”。
- 按,上海图书馆藏《胡氏族谱》(华林堂)卷一,《安定胡氏历代源流世次》作“幽州指挥使”,“征契丹阵亡,赠平胡侯”。
- 按,上海图书馆藏《胡氏族谱》(华林堂)卷一,《安定胡氏历代源流世次》作“永宁(主)簿”。
- 按,上海图书馆藏《胡氏族谱》(华林堂)卷一,《安定胡氏历代源流世次》作“宁远道节度使、容州刺史”。
- 按,据上海图书馆藏《胡氏族谱》(华林堂)卷一,《安定胡氏历代源流世次》,应民为明德次子,长子为应麟,应麟盖因学道,号“胡长仙”,族谱载“天后以蒲轮召之”。
- ①按,关于华林书院的创办,《宋史·胡仲尧传》记载,胡珰重孙胡仲尧“构学舍于华林山别墅,聚书万卷,大设厨廪,以延四方游学之士。”据道光《奉新县志·垅墓志》载:胡长子胡珰“居华林,以书堂闻天下”。又据胡十二世孙胡逸驾《祭华林始祖御史公祖妣耿氏夫人二墓文》载:“唯长子珰独居华林,家风孝友,为大宗。家元秀峰下,建立书院,筑室百区,广纳英豪,藏书万卷”。又,上海图书馆藏《浯塘胡氏十修族谱》则谓:“我祖公,名者,守华林故居,登天佑进士,官侍御史。……手创华林书院,广庇四方学者,一时文士大夫多出其门。洗砚于池,其水皆黑,以灌稻田,其米亦黑。絃诵之声,俨若邹鲁。耿夫人取米就煮,以励诸子,命曰‘黑精饭’,五子俱登高第。”综上,不难看出,华林书院始创者当为胡珰之父胡,即胡。
- ②转引来向荣.绝句中的孤平和拗救[M].香港:银河出版社,2008.21.并见《奉新县教育志》编纂小组.奉新县教育志[Z].内刊本,1984.3.
- ③按,由于重视教育,胡氏子弟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者之多一时成为士林佳话。宋初国子监主簿、教育家胡仲尧“聚书万卷”于家乡,与胡仲尧同时代的徐铉曾作《华林胡氏书院记》称赞华林胡氏“祖孙一德,洙泗同风。”著名词人晏殊有诗谓:“趋庭子弟皆攀桂,弹铗宾朋总食鱼。汗简传经亚邹鲁,粉牌留咏尽严徐。”著名文学家杨亿亦有“闻说华林院,名将阙里偕。生徒似东鲁,书籍胜西斋。俎豆儒风盛,埙篪乐韵谐”的赞誉。
- ①按,上海图书馆藏《胡氏族谱》(华林堂)卷一,《安定胡氏历代源流世次》作“字伯始”。
- ①西岭胡氏与浯塘胡氏渊源,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江西乐安奉先堂与湖南西岭胡氏合修之《浯塘胡氏十修族谱》(16卷)可见一斑。汤世晋《十修族谱序》述及此事,谓:“安定胡氏,胡公满之后也。源承沩汭(舜所居处,参见《尚书·尧典》,按指胡姓乃舜之后),锡土豫章(古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华林彰其盛,浯水导其流。科第蝉联,家庭雍睦,甲于郡邑,允称豫章望族。迨明季有胡翁建十者,自浯塘分徙浏阳之西岭,子孙繁衍于今十数传矣。其间合浯塘而修族谱者若干次,自修支谱者若干次,可谓世笃亲亲之谊矣。辛丑(1901年)岁,西岭胡氏群彦复合浯塘而重修族谱。”参见上海图书馆藏《浯塘胡氏十修族谱》(奉先堂)。按,西岭胡氏明季进入湖南,适值“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之时,移民迁入两湖的过程,据张国雄先生考证,发端于唐代,真正形成声势是在元末,结束于清中期。参见张国雄.中国历史上移民的主要流向和分期[J].北京大学学报,1996(2).另,据《浏阳县志》之《浏阳县姓氏概况表》载,西岭胡氏乃康熙年间自江西华林迁入。此与胡氏族谱所载,西岭胡氏系明万历迁入说相异。参见湖南省浏阳市地方志编委会编纂.浏阳县志[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104.
- ②按,宋仁宗时政学界有“嘉佑四真”之谓,富弼誉称“真宰相”,包拯誉称“真御史”,欧阳修誉称“真学士”,胡瑗誉称“真先生”。洪迈《容斋随笔·容斋五笔》卷第三“嘉佑四真”一目有专文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