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泗芬
<正> 无数历史事实表明,一场大的政治革命,必然会有一场大的文化革命为其先行。而文化革命深刻、广泛的程度,又往往会直接影响着政治革命成果的大小。1919年的五四运动之所以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辽阔的地域覆盖面,之所以能取得辉煌的胜利,那是与在此之前中国思想界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新文化运动,密不可分的。因此,新文化运动也就成了整个五四运动中有机的组成部分。
1989年02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 沈卫威
<正> 鲁瑞——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她养育了成为现代著名作家的鲁迅,同时也以她母性巨大的力量决定了鲁迅大半生婚姻的不幸。1906年,正当鲁迅受“画片”刺激准备“弃医从文”时,母亲鲁瑞却连下几道“金牌”,召他回故里结婚。鲁迅爱慈祥伟大的母亲,母亲更爱早熟并谙于世事的长子。当她听谣传长子在日本私定“终身大事”,并且已带着妻、子在神田散步,“乐不思蜀”时,她着了急。因为丈夫早已过世,儿子的婚姻大事应由她来决定,天经地义,自古如此,她不能放弃这一“神圣”的权利。而鲁迅也深知母亲怕“看不见自己儿子”的内心痛苦,因为她在丧夫后,靠对儿子的希冀、期盼为精神支柱,艰难地支撑着早已困顿的家庭,并在世人白眼的凄惨境况下,挣扎着供三个儿子读书。如今长子已成人,她多么希望他能回到自己身边,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以减轻她多年含辛茹苦的负重。
1989年02期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 杨柳
<正> 在人的现代化问题讨论中,理想人格引起普遍的关注。无疑,这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先声。作为时代精英的当代大学生与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存在何种内在关系呢? 一 所谓人格,是指个体那些与社会有关的完整而稳固的行为倾向的总和。 人格是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产物,而非超现实的抽象。人所处的社会关系系统对人格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关系塑造着不同的人格。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质,而是人的社会特质”。社会关系对人格的制约作用通过人的精神素质能动地反映出来,内化在人格之中。正是在这个内化过程中,人们获得了一种能动的人格力量。
1989年02期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 陈建明
,方新旗
<正> 在发达的工业国家,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就象空气对于人的生存一样,是尽人皆知,毋顶赘言的。但是,在我国,知识分子之于四化建设的关系,始终处于一种相当暖昧的状况之中。人们对于这种关系的认识并不一致。当知识分子刚刚从“臭老九”的帽子下解脱出来的时候,社会各界出于对知识分子的同情,同时也是基于四化建设的理论思考,要求社会在政治、经济及个人人格等方面,对知识分子给以高度的重视。在这一阶段,人们的思考表现出这样一个明显的特点:即离开所处的社会条件,虔诚地相信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一味地指责社会长期以来给知识分子的不公正待遇。但当改革在全国范围铺开以后,当价值规律在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发挥作用之际,人们发观: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
1989年02期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 陶济
,朱伟
<正>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本世纪20年代以来,在西方社会的一些左派政治家和理论家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哲学思潮,既有别于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又不同于苏联列宁主义哲学。深入探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对于实事求是地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1989年02期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 徐青
<正> 1.1.什么是混合式律诗 古代格律结构的特点是以字声平仄相间构成律句,两个律句以异声相对的关系构成一个律联,再由律联按粘的关系构成全诗。因此,凡是律联之间有失粘之处的诗歌,都可称之为混合式律诗。例如:
1989年02期 3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k] - 高万湖
<正> 明嘉靖之后的湖州籍诗文作者有三十多人。虽然大家很少、不少人明史无传,但这时期的诗文仍有其特点。一是由于湖州城镇工商业的发达,市民意识抬头,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勃兴。戏曲小说作家如凌濛初、陈忱、臧懋循、孟称舜、及客游湖州的徐渭等,很多都兼写有诗文;二是作家群的活动,除茅氏家族仍有四人有著作外,所谓吴兴“四子”即臧懋循,吴梦暘、吴稼竳、茅维、活跃于湖州文坛;三是湖州地方志资料的整理继唐宋之后,出现了繁荣局面、董斯张、宋雷、徐献忠等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四是诗文内容上、除表现湖州风光的传统题材外,反映丝绸生产和表现妇女对性爱的追求都具有时代的特点。而且曹寿
1989年02期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 朱郭
<正> “韵”,最早只是一种声音。《说文解字》:“韻,和也。从音,员声。”《玉篇》:“声音和曰韵。”韵,从音,匀声,《集韵》谓与“韻”同。声符亦有表意的作用,“员”为“圆”之省,是“圆浑”之“圆”;“匀”是“调匀”之“匀”。所以“韵”是一种圆浑的、调匀的当然也就是悦耳的声音。关于这个“和”,《中庸》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是说声音的和谐、协调并且符合节拍,也就体现了乐曲的特色,如蔡邕《琴赋》:“繁弦既抑,雅韵乃扬。”陆机《演连珠》:“赴曲之音,洪细入韵。”都是用的这个意思。《晋书·律历志》还谈到了“韵”的和谐的作用:“凡音声之体,务在和韵。
1989年02期 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 王凌青
<正> 在我国散文发展史的长河中,以记功德为主的碑文源远流长,它滥觞于先秦,形成于秦汉,唐宋卷起狂澜,明清振其余波。就中尤以东汉和中唐两个时期值得注意。刘勰说:“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才锋所断,莫高蔡邕。”(《文心雕龙·诔碑》)如果说,东汉曾鼓起碑文创作的初澜,其汲水者为蔡邕,那么,中唐则已掀起高潮,韩愈是弄潮儿。而《曹成王碑》正是代表韩碑最高成就的名篇。
1989年02期 58-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 蔡一平
,林拯民
<正> 明嘉靖十九年(1540)立石的两方碑刻《辞金记》与《两桥记》,均系嘉靖进士、前长兴县知县杨上林撰文,翰林院待诏、将仕佐郎、长洲文征明书石,为弘治进士、工部尚书刘麟所立。这两方碑刻曾为黄龙洞吴维山庄所珍藏。至清咸丰初年,为书法爱好者温文铨所赏识,迁移至南浔寓所。光绪年间,又为南浔首富刘镛所得,移至私家花园小莲庄内。直至抗战时期,刘的长孙承干再移至嘉业堂藏书楼,砌于墙内。两碑刻历经四百四十余年之沧桑,至今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弥足珍贵。两碑记经查同治《长兴县志》,未见收载;同治《湖州府志·金石略》只记石藏南浔温氏,文字未录;周庆云《南浔志·碑刻》作“石旧藏东栅温文铨家,今在刘氏小莲庄”,文字俱不录。唯有清鲍轸《裨勺》著录,可见流传不广,鲜为人知,现特加以介绍。
1989年02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周凤鸣
<正> 这几年,全国各地不少语文教师和语文界的专家、学者们致力于作文教学的研究工作,还建立“全国作文教学研究中心”之类的学术团体,以期集益广思,加快作文教学现代化、科学化的进程,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 作文教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领域,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遵循客观的写作运动规律进行教学,充分发挥教学工作的内部机制,是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就有一个了解、掌握以及在教学中具体运用写作运动规律的问题。对此,笔者不揣固陋,提出一些浅陋之见,就正于同行们。
1989年02期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 汤树森
<正> 我们研究写作规律,必须研究写作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具体包括感知、表象、联想、情感、理解和思维等。它们互相联系、补充、结合和制约,构成了写作主体运动的最主要的齿轮组。感知是这齿轮组中首要的一个,是写作主体运动的发端和基础。本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对写作中的感知进行探索。
1989年02期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 徐文湘
<正> 喜剧艺术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是以它的特有形式来否定丑恶的东西。它虽然没有悲剧艺术那样庄重和崇高,但它却带着自身的可笑性进入审美领域,反映社会生活,成为一种肯定人类社会实践的美学种类。也就是说,喜剧艺术是社会生活矛盾冲突的反映,它表现的形式是轻松愉快的,而悲剧则是严峻而深沉的。悲剧艺术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矛盾冲突和描绘的悲剧人物命运,体现了人类争取自由和光明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本体力量,而喜剧艺术则是对社会生活中丑恶的否定,也就是对客观世界中失去了存在价值的事物的否定。黑格尔认为:“喜剧只限于使本来不值什么的、虚伪的、自相矛盾的现象归于自毁灭。”鲁迅也认为:“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否定那些无价值的东西,是喜剧写作的审美
1989年02期 7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 李广德
<正> 编辑学是以编辑工作为其研究对象的。由于编辑工作的主体是从事这一实践活动的人,研究编辑工作不仅要研究编辑工作规律、编辑技术、编辑方法等编辑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且必须研究编辑主体及其主体性。近年来的编辑学研究,已开始触及这个问题,出现了一些论文,引起了编辑学界广泛的重视。笔者对这一问题也很感兴趣,现将个人的一些认识写出来,与编辑学界同行们一起探讨。
1989年02期 8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 陈明
<正> 邓小平同志指出:“当前大多数干部还要抓紧三个方面的学习:一个是学经济,一个是学科学技术,一个是学管理。”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各级干部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的重要条件。当前,人们对于辩证逻辑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方面的探索,则显得薄弱,本文着重探讨辩证逻辑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充分辩证逻辑理论对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问题。
1989年02期 93-9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 凌如珊
<正> —able(—ible)是英语中最常用的后缀之一。我们在阅读英语书刊或广告说明书等都会见到带后缀—able(—ible)的词,如:in every way possible(用各种可能的方法)comfortable living(舒适的生活),easily digestible(易于消化的),favourable,condition(有利的条件)等等。由于它的使用频率很高,故引起了英语研究者的注意。本文就—able(ible)这一后缀的意义、来源、构成词的形式,特征等作一初步探讨。
1989年02期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金守威
<正> 这篇译文出自《高级英语译文》一书里,该书由吉林大学外文系《Advanced English》翻译组翻译(以下简称“吉译”),1986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译文原作的标题是“Hiroshima—the‘Livelist’City in Japan”,主人公是一名西方记者,受广岛市市长之邀,参加自1955年以来一年一度在那里举行的“禁止使用核武器世界会议。”原文以自叙的形式报导了该记者赴会前前后后及医院采访的亲身感受,以他所特有的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细腻的笔触,娴熟的写作技巧引导读者身历其境,目睹战后广岛欣欣向荣的背后隐匿着原子弹受害者肉体痛苦和精神创伤,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无限同情及反对战争的正义气慨。
1989年02期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 建东
<正> 土地作为农业劳动的对象,是农业生产力诸因素中重要的一因素。 我国农业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近几年来,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出现了波动、徘徊的局面,引起了许多人的不安和关注。人们开始反思,纷纷寻找阻碍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原因。今天如何增强农业后劲,实现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转变,完善土地制度,逐步推行和实行土地租赁经营,无疑是发展农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就土地实行租赁经营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和思考。
1989年02期 107-10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