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意味着要对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做出重大调整,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市场体系与机制。无论是建立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机制,还是推进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进程,核心是要实现要素主体的权利平等。而要实现要素主体的权利平等,就必须深化资源与要素的产权制度改革,改进赋权与治权。既要赋予农民完整的权利,尤其是他们的公共权利,又要建立完善的治权结构和民众权益保障体系,以期促使城乡要素合理流动,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全党全国的共识。湖州市着力发展品质农业,对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本文分析了湖州市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环境,并在研究湖州市农业产业发展和结构变化的基础上,聚焦湖州粮食生产和渔业产业发展两大优势,运用诱致性创新理论对品质农业的理论基础作了分析,应用2013年经验数据作了效果检验,最后指出品质农业是资源禀赋、政府推动、消费者需要、农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的结果,品质农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农村水生态环境问题是农村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虽然主管部门作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水污染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加上传统治理模式的严重不足,人们强烈呼唤新的治理模式来解决农村水生态问题。传统水污染治理方式在历史上发挥过很大的作用,但无法解决新时期出现的农村水污染不断加重的局面。引入民事合同治理模式,成为解决农村水生态环境的一种新追求。文章旨在分析论证农村水生态环境用民事合同方式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力求为转换传统模式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视角。
以浙江省东阳市巍山镇为例,在调查摸清村镇水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村镇水污染的主要成因是环保意识淡漠、污水处理缺失等。对此提出在东阳市统一市政规划前提下,落实村一级市政规划,建立村级网管,实现污水集中处理、集中排放及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测土配方施肥等对策。建议巍山镇与东阳城区实行同步同网同质供水,彻底解决村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
当下的民国热已持续有年,而斑驳多彩、元气淋漓的民国人物更是学界研究热点。在民国人物谱系里,鲁迅的传统最为可贵。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人的传统,不仅建立了新的现代性的形态,而且提示人们不要成为现代性的奴隶。这对于仍处于转型期的当下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只有置于五四这一特定诗歌语境中,才能对陆志韦的诗歌艺术作出客观、有效的评价。陆志韦诗歌的内容题材丰富、书写对象广博,同时有着内在机理的共通性和暗涵意蕴的一致性,即宗教情怀、宗教气息。陆志韦的诗歌中,有诗意浓郁的,也有诗意淡薄甚至缺失的。那些诗意充盈的诗歌,显示了诗意建构方略的个性特色。在诗歌的语言技艺和修辞策略上面,陆志韦注重炼字和比拟、通感、象征的运用。虽然具有追求形式、讲究文体的姿态,但《渡河》中的诗歌却既无"定"形也无"固"体,而是呈现出了杂乱的文体、多样的形式;不过,还是可以找到某些外在形式经过陆志韦精心设计过的自由体诗。
民国书法的主流是以碑为本,兼采法帖和墨迹。而沈尹默的书法由帖转碑,又由碑转帖,主要取法于法帖和墨迹,追求二王的审美趣味,具有显著的书风倾向,并以此来兼融北碑,形成了气韵沉酣、清新刚健的艺术风格。沈尹默顺应了书法发展的客观要求,使他的书法具有了历史性的意义,表现出了民国书法的新面貌、新气象,成为民国书法的杰出代表人物。
民国时期,偏远省份人士出掌教育中枢者为数不多,任可澄即是其中一位。任氏一生主要的教育和政治生涯在滇黔地区,影响及于川粤。就任教育总长后,面临着南北对峙、北方军阀内讧及教育经费极为艰窘的局面,依然力求有所作为。主要表现为尽力维持教育行政机关的运转、整顿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努力应对时代潮流的冲击。既有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顺应时代潮流的进步一面,也有消极应对和保守的举措。教育总长经历是其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春之歌》是一部女性知识分子讲述知识分子成长故事的小说,小说将女性情爱与革命并置叙述,并且相互置换,呈现了情爱与革命之间的互文关系。值得注意的是,《青春之歌》并不是仅仅书写情爱与革命的矛盾,同时也书写二者之间的互动,揭示出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青春之歌》提供了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与革命的一种镜像,《青春之歌》既是知识分子青春的歌,也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诗。
《日本灵异记》是日本文学史上佛教说话集的嚆矢,该书在编撰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中国文学元素,考察其中中国文学因子的渊源是出典研究的内容之一。本文以儒学典故"尧云舜雨"的出典考察为中心,在此基础上分析作者将儒学因素向佛教世界转化的过程,揭示《日本灵异记》对中国文学接受的某些特征。
徐枋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一位重要的遗民学者和诗人。徐枋一生,与昆山一地结下了深厚的情缘。在昆山,有徐枋的先执良师,有他的同心挚友,也有他的精神俦侣,与他们的交往连接,恰恰构成了一个影响乃至引领其成长、发展的精神坐标。昆山是成就徐枋学问功深和坚贞品性的重要渊绪。
陈寅恪通过《哀江南赋》和《琵琶引》系统阐述了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体现了其以诗证史、史诗互证的诗学范式。钱钟书的诗学范式是反对实证主义,他认为文学与历史应该分属各自的领域,文学的真实不等于历史的真实,二者不应该等同起来。但是随着西方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文学与历史之间的隔阂将被打破,陈寅恪与钱钟书的诗学范式的互补与融合将成为可能。
纪律规范是人们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在社会规范体系中的集中反映,是人类文明之社会规范制度成果。纪律规范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大致包括经济基础、政治前提、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纪律宗旨、纪律权力、纪律意识和纪律环境是对纪律规范的四种解读,即经济解读、政治解读、文化解读和社会解读。
作为黄老道家经典著作的《黄帝四经》,在继承了《老子》"道"的思想的同时又对其进行了发展,以天道推衍人事,提出了以"刑德相养"作为其南面之术的核心内容。但"道"仍然是统摄《皇帝四经》整个体系的纲领,对"刑德"之术的运用要合乎"道",在客观层面体现为对"反"的原则的掌握,在主观角度就表现为要"合于天当"以及"因天时。"
龚辉任官于明嘉靖朝,从政22年。他在采皇木、治水患、平贼乱、均赋役等方面颇有实绩,有极具研究价值的著述存世。因《明史》无传,后人对其知之甚少。梳理其生平事迹,考察其居官任事,诚识其为才识通练、勇于任事、关心百姓、品行高洁的治世能臣。
立法听证公告制度是立法听证程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2000年颁布的《立法法》仅就听证会作了粗糙的规定,并没有提及任何有关听证公告等细节性问题;另一方面,各地立法听证规则中的"公告条款"基本模式和内容大体一致,创造性空间有限。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对我国立法听证公告制度的实证分析,研究立法听证公告程序的基本原则和必要性选择,提出将听证公告的要素分为必要性要素、可补充性要素和选择性要素三个部分,对于完善我国立法听证公告制度具有理论价值,为立法听证实践提供策略方向。
结合古汉语具体用例,从词义引申角度,探讨动词"以"的"使令"义来源,说明其由"以"的近引申义"致、送"义进一步抽象而来,存在于兼语式的句法环境中。"使令"义动词"以"与介词"以"在句中较易混淆,对两者特征进行辨析,进一步明确"以""使令"义用法的特殊性。
在人类的文化心理中,空间关系是一种十分活跃的图式,是探讨人类认知奥秘的钥匙,也是把握社会、认识社会的重要基础,更是表达各种认知成果的基础。通过比较英汉维度形容词空间隐喻的表现特点,分析两种语言在空间隐喻层面的跨文化特征,并以此理析英汉两种语言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的异同。希望借此加深对英汉两种语言词语搭配、语义引申及隐喻规律的认识。
在许慎《说文解字》中可以找到25个"分"字作声旁的形声字,就声符"分"在这些字中是否具有表意性进行探讨。首先,对"声符表意"发现与研究进行考察可以看出,学者普遍认同这一现象的存在。其次,把这25个字据声符所表示的含义分为四个系统逐一分析,找出他们的本义及与本义有关的引申义,再考察四个系统间的关系。最后,对这类形声字的创制及声符表意性的消失进行再认识。
仅重视"临"的书法教学,其弊端日趋显露。书法技能训练"四步"教学法的提出,力纠此弊。"四步"即读、讲、临、用。"读"是基点,"讲"是关键,"临"是核心,"用"是归宿。"读、讲、临、用"既相对独立,又互为关联,有机统一于书法教学的具体实践,共同推动书法教学成效的不断提高。
地域文化使城市景观更具特色与魅力。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系统研究各类型地域文化内容,探讨湖州城市景观中地域文化运用现状和存在困境。从地域文化的使用需强调整体布局,体现区块特色;重视内容挖掘,体现深度广度;更新表达方式,体现多元创新等三方面,总结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现趋势。
基于TMM课程体系的混元英语教学模式是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改革的新模式,实施TMM教学体系下大学英语听说课程评估是成功实施此模式的关键。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测试和观察方式,得出结论:新的评估模式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与兴趣,培养了学生应用学习策略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同时发现存在三个问题:部分学生对新的评估模式不适应;学生学习观念滞后于网络环境下学习需要;口语测试评分带有较强主观性。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后认为,应当进一步完善口语测试评估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实施形成性评估,建立有效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及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适应能力。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充分认识其价值与意义,准确把握其特点与要求,积极探索新的载体与方法,着力推进教学资源共享,才能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迫在眉睫。文章从组织学习理论出发,探讨了其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启示,以及基于组织学习理论的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策略。
在高考色彩风景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临摹、写生与默写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有效掌握色彩风景作画技巧,最终提高色彩风景默写能力。掌握色彩风景默写必须经过临摹与写生两个重要环节。其中,临摹是欣赏、解读经典作品,学习技巧方法,获得间接经验的环节;写生使学生归纳、概括、取舍能力和表现技巧进一步提高,使直接经验得到综合积累;此时再进入色彩风景默写训练,学生就可以较快达到高考色彩风景考试的要求。
<正>《湖州师范学院学报》是湖州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自2000年起,本刊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国家标准(GB/T 77142005),现将具体编排规范及投稿事项通知如下:一、来稿文字不限。作者请登录本刊投稿系统投稿(http://hzsfxb.paperonce.org/),也可直接将文稿邮寄本刊编辑部收。二、作者请按照"篇名—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摘要—关
期刊名称: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创办日期: CreateDate 主管部门: 中共湖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 湖州师范学院 刊期: 月刊 电话: 0572-2322051 Email: xuebao@zjhu.edu.cn 国内统一刊号(CN): 1009-1734 国际标准刊号(ISSN):33-1018/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