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Schwarz引理和单位圆盘自同构,并结合系数估计,通过二阶、三阶求导,给出单位圆盘上全纯函数的Schwarz-Pick引理的高阶推广.
根据动力系统理论的特点,利用连接平衡点的闭轨线特点,并结合轨线与行波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BBM方程的精确行波解,在不同参数条件下求得该方程的周期波解与孤立波解的精确显式表达式.
研究一个与第二类完全椭圆积分相关的平均值,证得它关于调和平均、反调和平均的算术凸组合与几何凸组合的两个最佳双边不等式,进而得到第二类完全椭圆积分在某种形式下的两个最优不等式.
针对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建立了与其光电过程相关的外量子转换效率解析模型,并根据模型系统研究此类电池中的光电参量(如光子吸收系数α、电子扩散系数D、电子寿命τ、电极处电子抽取速率kext)对电池外量子转化效率的影响.在染料分子的光吸收系数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外量子转换效率逐渐上升,然后趋于饱和.随着电子扩散系数的增大,电子传输到收集电极的能力增加,使得外量子转换效率提升.电子寿命在10~(-5) s到10~(-2) s内增加可以大幅度提升外量子转换效率,而且电子抽取速率小于100cm/s时,其具有显著的影响.此研究为该类电池外量子转化效率的提高和电池器件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以CaSnO_3:Yb~(3+),Er~(3+),Li+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光谱分析法研究Yb~(3+)浓度有关的能量传递和热效应.结果发现:Yb~(3+)到Er~(3+)的反能量传递随Yb~(3+)浓度的增加而加强,有助于提升光谱的红色占比;浓度增加的Yb~(3+)吸收更多的红外光子,并大部分通过无辐射跃迁转化为热能,使样品的温度随着Yb~(3+)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进而抑制光谱的红色占比.该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Yb~(3+)/Er~(3+)共掺系统上转换发光颜色的调控.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以国家标准为参考,建立食品中安赛蜜的两种检测方法.结果表明:HPLC和LC/MS对安赛蜜的检测均可达到良好的效果,加标的安赛蜜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两种方法相关系数均大于0.99;HPLC检测食品中安赛蜜的检测限为1.0 mg/kg,LC/MS检测安塞蜜的检测限为0.01mg/kg;HPLC检测成本较低,而LC/MS检测周期较短,检测限更低.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TMCP-Q245R钢试件深度传感压痕试验过程建立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和结果处理,获得加载和卸载过程中压头与试件接触区域周边的von-Mises应力场分布和载荷-压入深度曲线.TMCP-Q245R测试块制作和深度传感压痕试验完成后,获得9个不同点的压痕试验结果,均值处理后获得载荷-压入深度试验曲线.对比曲线可知,载荷-压入深度仿真曲线与试验结果非常吻合,且载荷最大时压痕深度偏差和卸载后残余深度偏差均低于10%,表明数值仿真方法可有效替代重复次数多且工序繁琐的物理试验过程,为TMCP-Q245R钢基于Suresh法的力学性能参数理论推算提供丰富的基础测算数据,且一致性良好.
以车载逆变电源为研究对象,对小功率车载逆变器进行整体方案设计,并对逆变器功率电路进行研究,为保证逆变输出端交流电压具有较好的正弦度,对逆变输出端串联的LC滤波器的参数设计和电感设计进行重点论述,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及波形分析.实验表明该小功率车载逆变器具有较好的稳态性能.
腐殖酸钠可以有效整合工业锅炉炉水中的硬度物质,达到锅炉除垢防垢的目的,但何时添加腐殖酸钠关系到除垢防垢效果.针对该问题,利用检测炉水颜色构建工业锅炉除垢防垢的虚拟仪器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颜色检测、负载控制和虚拟仪器系统三个部分,它们之间通过RS485进行通信,进而达到远程监测与控制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跟踪显示炉水颜色和控制加药及排污.
围绕本体概念相似度计算的局限性展开研究,将用户及医疗资源融入本体构建模型,利用概念格的层次分类模型,通过筛选用户偏好,分别构建用户本体与医疗资源本体,改进相似度匹配算法获取用户的个性需求,得到具有较高推荐精度的用户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降低用户选择医疗资源的困难度,提高需求满意度和推荐质量.
结合传统的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方法和全生命周期安全理论,以"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为评估主线,按照信息系统安全与信息化"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运行"的三同步原则,开展安全评估服务体系建设,并研究信息系统建设中需求分析、开发设计、程序开发、系统测试、部署上线、上线运行等各个环节的安全风险评估内容,建立一套贯穿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评估服务体系,全方位地保障信息系统安全.
阐述了保护信息光纤通道传输的技术原理,并对220kV和500kV特高压线路保护通道运行方式安排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光纤通道在保护系统中的广泛运用,因数字光电转换接口装置故障、通信通道传输质量劣化和通信通道双向延时不一致等问题造成的保护装置告警及不正确动作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由于缺少有效的监测和检修手段,运维人员无法及时排除故障,给线路可靠运行带来影响.光纤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具备灵敏度高、动作迅速、可靠性强和选择性好的特点,可以较好地应对输电线路各种复杂故障,提升保护业务运行的可靠性,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介绍了运用采集系统进行电量追补计算的步骤,即计量失准类型的确认、故障时间的确认、电量追补的计算,并以10kV供电的用户A为例,介绍了追补电量的计算方法.采用这种新的方法替代传统的粗方式推算方法,不仅提高了计算电量损失的可靠性与准确度,也给电网和企业用户提供了一种更可信、更直观、更具体的退补依据.
通过对比传统变电站端子和智能变电站虚端子,说明两者的不同之处和各自的优缺点;通过优化智能变电站虚端子配置的研究,充分发挥智能变电站网络化结构的优势,使各IED装置之间产生更紧密的逻辑关系,有效地提高继电保护装置在极端状况下的可靠性;通过智能变电站现场试验的方法,将优化好的虚端子配置转化为SCD文件,再将SCD文件转化为CID文件加载到各个IED装置中,并通过对比试验验证优化虚端子配置前后的差别,得出优化虚端子配置有利于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表明该研究在实际应用中有效可行.
从配电网运行问题出发,引入网格化理念,采用由底层向顶层分析、由表面向内部挖掘、由显性向隐性拓展、由装备向管理延伸的原则,创新评价思路与方法,通过关联性分析,找出配电网故障与装备水平、技术手段、运行管理等方面之间的联系,建立评价体系,开展相关评价,并从技术、管理上提出具体应对策略,建立评价工作机制和一体化平台,进一步提升配电网管理水平,以满足现代城乡一体化发展对配电网供电能力及可靠性的新要求.
为科学合理地选择变电站主接线方案,讨论变电站各电压等级的主接线比选方案,并建立基于变电站主接线的供电可靠性模型和经济性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基于出线间隔数量的主接线总费用,研究推荐变电站各电压等级的主接线方案.研究表明:对于220kV母线,推荐采用双母线接线;对于110kV母线,当110kV出线间隔数量≤9时,推荐采用双母线接线,当110kV出线间隔数量>10时,推荐采用单母三分段接线;对于10kV母线,推荐采用单母四分段接线.该结论为科学选择220kV变电站各电压等级的主接线提供了理论参考.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策略型和短视型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根据服装消费者临界估价和估价分布特征估算服装的期望购买人数,建立商场服装动态定价目标函数,并求解二阶段最优价格路径.通过实例研究策略型消费者的比例对商场最优定价及收益的影响.结果得出:策略型消费者比例与第一阶段期望利润和总期望利润呈负相关,与第二阶段期望利润呈正相关;策略型消费者比例与两阶段最优定价呈正相关,与两阶段的降价幅度呈负相关.
探讨同伴教育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几个应用问题,包括参与者选择、同伴教育实施模式、同伴教育效果及评价、同伴教育影响因素等,分析同伴教育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研究现状,为慢性心衰患者同伴教育应用与发展提供借鉴.
为了解社区居民医疗信息知悉水平,促进医学科普教育,减少医患信息不对称性,设计了"医疗信息知悉水平调查问卷",在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6个社区对300位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发现,50岁以下人群最常用的获取医疗信息的方式(电视、广播等媒体)普遍不是最信任的方式(报刊、书籍),其知识普及率不高;54.7%的居民了解医学法学方面知识,84.7%的居民从未接受过"如何解决医患纠纷"的知识普及.因此应重视50岁以下人群的医学信息普及教育,加强社区医院建设,搭建医学科普平台,普及医学法学知识等,以缓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医学伦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如今的医患关系不仅仅是医疗专业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由于媒体、大众舆论等因素的介入,医患关系变得更为错综复杂.从责任伦理视角考察医患关系,从目的合理性、价值与责任等方面探析医患关系中的各方责任,对于改善医患关系、化解医患矛盾有着重要意义.
从统计年鉴中截取若干影响旅居养老发展的指标,以金华市9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在利用主成分确定影响因子的基础上,通过Arcgis中的自然间断法分析金华市各个县市区旅居养老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实力是旅居养老实现的最大保障因素,而公共设施建设也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因此提升一地的旅居养老发展水平,发展第三产业势在必行,同时也应更好地加快城市建设.
为了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应急救护意识,掌握基本的救护知识和技能,使大学生们在面对社会突发灾难、紧急事故或意外伤害时能够自救和互救,对在校大学生开设《初级救护员》选修课,并对授课前后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授课后大学生应急心理、知识与技能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教学实践,86%的学生获得了红十字初级救护员资格,并明确完善师资力量、优化课程内容、统一考核方式和多方协同创新是高校普及《初级救护员》课程的重要任务,为高校普及推广《初级救护员》课程提供了依据.
<正>《湖州师范学院学报》是湖州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自2000年起,本刊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国家标准(GB/T 77142005),现将具体编排规范及投稿事项
期刊名称: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创办日期: CreateDate 主管部门: 中共湖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 湖州师范学院 刊期: 月刊 电话: 0572-2322051 Email: xuebao@zjhu.edu.cn 国内统一刊号(CN): 1009-1734 国际标准刊号(ISSN):33-1018/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