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生态文明研究

  • 基于产业发展视角下习近平生态经济思想研究

    侯子峰;

    习近平思想中存有丰富的生态经济思想。站在产业发展视角分析,其基本内容包括: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扎实推进商业林和生态海洋农业建设;发展先进制造业,进行清洁生产与节约发展,建设好生态工业;发展高端服务业,着力推动旅游业发展,做好生态服务业建设。习近平生态经济思想具有国际视野,强调高科技的引领作用,追求生产的绿色化和效益化,讲究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是当今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指南。

    2017年07期 v.39;No.254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湖州山地景区绿色开发的路径研究——以霞幕山景区为例

    滕琳;殷国伟;

    在"两山"和"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湖州山地景区的开发保护在生态旅游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由于山地生态景区自身的脆弱性,加之开发保护机制尚未完善,不仅使得一些著名景观出现逆行演替,也造成了山体滑坡、水土流失等严重的地质灾害。山地作为一个自然综合系统,景区的开发和保护需要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笔者拟针对湖州山地景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合理科学开发有所助益。

    2017年07期 v.39;No.254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县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长兴路径”与启示——以蓄电池产业整治为例

    郭庭楠;殷荣林;

    处在新经济坐标方位下,在政府极力推进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理念下,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追求速度与效益的单项选择。长兴县是浙江省经济发达县,其经济发展之路就是通过整体性治理推进转型升级,通过转型升级推进"生态长兴"建设的生态文明之路。在探索实践中,长兴经济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具有长兴特色的实践之路,积累了不少"长兴经验",为各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探索实践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017年07期 v.39;No.254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民国名人研究

  • 蔡元培语言文字思想及其影响

    赵贤德;

    蔡元培是民国时期语言文字改革家。他大力倡导白话文,亲自撰写白话文作品;他竭力倡导和统一国语,提出了一系列统一国语的具体措施;他积极提倡汉字改革,主张采用拉丁字母和拉丁化新文字。蔡元培观点鲜明,但不极端;他提倡白话文但不主张全盘废弃文言文,他主张拉丁化新文字,但还是要学习汉字。蔡元培的主张对民国时期国家语言文字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2017年07期 v.39;No.254 16-2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莫斯科留学时期的沈泽民

    钟桂松;

    沈泽民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苏联红色教授学院留学5年。5年中,沈泽民专心求学,成绩优异,并参加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六次扩大会议和中共六大等重要会议,同时也参与了中山大学的一些政治纷争。总体而言,留学莫斯科提升了沈泽民的理论功底,扩大了其在党内的政治影响力,促使其成长为中共早期重要的领导人。

    2017年07期 v.39;No.254 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陈独秀是中共“四大”《对于农民运动之议决案》起草人的考证

    陈毓述;

    1925年1月召开的中共"四大"通过的《对于农民运动之议决案》,批评了中共中央以往对农民运动消极的态度,确立了领导农民运动的责任,并公开了领导农民运动的指导思想,因此成为中共中央关于农民运动指导思想是否开始向正确方向转变的标志。而该"决议"是否由陈独秀起草,是判定陈独秀在中共中央关于农民运动指导思想转变过程中所做贡献的关键。根据已见的资料,可以考证出该"决议"为陈独秀起草,并体现了他对农民运动指导思想上的意见。

    2017年07期 v.39;No.254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

  • 中庸属于伦理学范畴,不能泛哲学化

    胡念耕;

    中庸之"庸"义为"常用","中"义为"正理",中庸定义为常用正理,即持续不断地施用正理,是孔子认定的至德、做人的准则。中庸与哲学有交结,但属两个概念,中庸属于伦理学范畴,不能泛哲学化。

    2017年07期 v.39;No.254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湖州居民社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陈文庆;

    作为最基层的生产、生活共同体,社区作用及功能的发挥关系到社会发展并直接指向民生幸福。本文以湖州市居民社区为调研对象,对湖州市居民社区治理结构的相关问题进行走访调研。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湖州居民社区治理结构目前的基本情况。针对湖州居民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依据社会管理理论,在有组织、有制度的预设前提下,以结构式调整为过程,以结构式运行为手段进行改进,以期使社区管理、社区作用、社区功能等实现最佳的社会预期成效。

    2017年07期 v.39;No.254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从网格化管理到协商自治:社会治理创新背后的作用机理——基于浙江新埭社会治理机制的转型

    江荣荣;

    社会转型时期,基于当前社会治理生态环境,基层政府在实践中形成不同的社会治理创新模式。网格化管理是在行政主导下的社会治理模式,打破各部门界限,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新途径;协商自治作为协商民主与社会自治的结合,有效促进治理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信任,在制度约束下形成社会治理的长效机制。从长远来看,以协商自治为基础的合作治理模式更适应我国当前的社会治理生态。

    2017年07期 v.39;No.254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文学研究

  • “清谈”源流考

    夏德靠;

    "清谈"是中古时期重要的社会现象,尽管目前人们已从起源、分期、流派、内容、形式及作用等角度进行多层次的探究,但有些问题仍需做进一步考察。就内涵方面来看,"清谈"包括人物品评、谈玄、谈嘲及雅谈四方面的内容。不过,"清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清谈"与人物品评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清谈"之发生,其实是承袭"清议"传统而来的。至于广义的"清谈",还包括谈玄、谈嘲与雅谈,不过它们并不是"清谈"的原初起源,魏晋"清谈"之所以包含它们,其实是长期融合的结果。

    2017年07期 v.39;No.254 5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当代旧体诗词的发展困境——从“思想史”与“期待视野”说开去

    朱佩弦;

    当代的旧体诗词发展,从创作到普及,主要存在着"结构主义的创作情结与解构主义的矫枉过正"、"理性主义精神、文化—心理结构影响下的创作"、"‘权力性’创作爆发与‘类书性’接受阻滞的二律背反"、"‘历史记忆’的重新阐释与‘传承性’的一成不变的矛盾"、"‘新文学’的‘破旧’体认与‘旧体诗词’的‘立新’的不确定"几大困境。把这几类困境置于思想史的角度予以考察,我们能更为直观地看到当代旧体诗词的历史地位、实质内涵以及遭遇困境的具体成因,所有的成因都可以归结统摄于当代旧体诗词的发展脱离了受众的期待视野,或者说只满足了一部分受众的期待视野,只满足了受众期待视野的某个层级或部分。

    2017年07期 v.39;No.254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养生”与“革命”:未完成的对话结构——论张炜《独药师》

    夏靖;

    在张炜的新作《独药师》中,"养生"这一古老而神秘的领域走进了读者的视野。张炜试图让代表生命本身思考的"养生"与"革命"这两种话语形成富有张力的对话关系,然而种种原因使得这种对话结构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建构。一方面,"养生"作为一种古老的生命哲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革命"的内涵却被限定为具体的暴力行为,二者各自处在不同的话语体系中,缺乏内在的对话基础。另一方面,小说对于历史的表现缺乏作家的主体性观照,历史仅仅作为故事背景被简单罗列,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内涵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

    2017年07期 v.39;No.254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简论鲁迅小说《头发的故事》的连环画改编

    韩斯佳;

    画家殷恩光用黑白线描将鲁迅小说《头发的故事》改编成了连环画,并用对比、烘托等艺术手法塑造出愤世嫉俗、冷中见热的N先生人物形象,图像与文本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更加形象地批判了辛亥革命的软弱性和不彻底性,连环画的展现使小说更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2017年07期 v.39;No.254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法律研究

  • 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应用——从民法典的编纂谈起

    周向阳;

    民法典的编纂是当今中国法学界的头等大事,也引发了学界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民法典编纂中的作用及如何体现的探讨。加强传统法律文化的理论研究,为民法典的制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成为了学界,特别是法史学界的共识,而厘清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内容应是首当其冲的问题。同时,确定传统文化发挥作用的边界以及借鉴传统法律文化的方式等都值得进一步探讨。

    2017年07期 v.39;No.254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论传媒监督司法的法律限度及其规制

    张震;

    在现代化过程中,传媒监督在揭露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培养公民的法制观念等方面发挥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尽管如此,传媒监督司法对于法治建设而言也是一把双刃剑,传媒超越司法程序和司法界限而形成"媒体审判"或"道德审判"的情况时有发生。传媒监督的滥用和误导,会损害诉讼当事人获得公平审判的权利,影响法院独立审判与司法公正。在互联网时代,传媒监督司法必须把握合理限度。

    2017年07期 v.39;No.254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艺术研究

  • 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创作意识

    张建国;

    钢琴即兴伴奏是在旋律识读的音乐情景中,实施"想着弹"伴奏的音乐演奏实务。这一"想着弹"过程中的"想",实属音乐创作意识的观念引领。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创作意识涵括了旋律意识、和声意识、曲式意识和音乐织体的主调意识、复调意识、配器意识等作曲技术的原理性内容。本文针对钢琴即兴伴奏过程中的音乐创作意识,曰其概念,明其思路,探其学习实践的路径方法,以期理性地优化钢琴即兴伴奏的行为观念,提高其伴奏实务中的"形而上"与"形而下"的音乐艺术水平。

    2017年07期 v.39;No.254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明代文人笔记之民间歌唱探微

    安小梅;

    中国作为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国,对于古代史的研究,史料记载尤为重要。小说笔记作为一种特殊的记载方式,为后代对文化历史的探寻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通过对《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中的13部著作以及《古今风谣》《陶庵梦忆》《七修类稿》共计16部笔记音乐史料的整理和分析,探寻明代民间歌唱艺术及其音乐活动的状况。

    2017年07期 v.39;No.254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语言研究

  • “固然”的词汇化及语法化

    李茜茜;

    "固然"的词汇化从先秦时期的状中短语开始,最迟在明代词汇化为语气副词"固然",在语境吸收的作用下,再进一步语法化为让步连词。"固然"词汇化的生成动因包括句法位置转移、韵律制约、主观性不断增强和使用频率增加等。重新分析是"固然"词汇化的重要机制。"固然"语法化的生成动因是结构关系、语法位置改变和使用频率增加等。语境吸收是"固然"语法化的生成机制。语气副词"固然"在明代语法化为让步连词。

    2017年07期 v.39;No.254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基于语料库的留学生介词“给”习得顺序研究

    凌丹;

    通过横向调查法,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语料库作为研究对象来源,考察留学生对于介词"给"各个结构在不用水平和阶段的使用率和准确率,从而发现留学生对介词"给"各类结构的习得顺序和特点,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2017年07期 v.39;No.254 110-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下载本期数据

期刊名称: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创办日期: CreateDate
主管部门: 中共湖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 湖州师范学院
刊期: 月刊
电话: 0572-2322051
Email: xuebao@zjhu.edu.cn
国内统一刊号(CN): 1009-1734
国际标准刊号(ISSN):33-1018/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