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生态文明研究

  • 技术范式演进特征与伦理观生态学转向必然性

    汪德飞;

    技术在人与自然伦理关系演变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其概念的历史性塑型出前工业技术范式(含原始技术、农业技术)和工业技术范式。后者的扩张导致伦理观经历神性到理性转向,但因后一伦理纲领建基在独断技术理性上,从而有其不可克服的生态观缺陷。基于人之自然存在经技术存在向生态存在转变分析,廓清后工业生态技术范式图像,讨论理性伦理学生态道德困境,强调道德空间重构中理性优位必然让位责任优位,最后,将技术行为模式认知由近距离修正为远距离,给出"为他者而在"优先于"与他者共在"理由,寻找后工业技术和伦理观生态学转向的可能路径。

    2018年11期 v.40;No.271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新媒体时代“两山”理念的传播路径探析

    常凌翀;

    自"两山"理念提出十余年来,坚持绿色发展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路径。湖州作为"两山"理念诞生地,近年来全面巩固并率先践行"两山"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斐然。新时代条件下,利用移动新媒体传播和践行"两山"理念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要充分发挥媒体融合的技术优势,不断创新"两山"理念的传播形式;努力搭建凝聚共识的传播平台,充分发挥"两山"理念的载体功能;积极打通线上线下的资源渠道,持续营造"两山"理念的舆论氛围。

    2018年11期 v.40;No.271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的路径转换研究——以浙江湖州为例

    滕琳;

    湖州是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发源地,起步早、发展快。近年来,湖州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矛盾日益凸显,制约了美丽乡村的长效健康发展。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从巩固现有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出发,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凝聚建设合力,破解发展难题,以期推动湖州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互促共建,并实现从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有效转换。

    2018年11期 v.40;No.271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民国名人研究

  • 钱玄同与“留学师大第一人”仓石武四郎

    陈璐;

    仓石武四郎于1928年3月至1930年8月,以日本文部省资助的在外研究人员身份到北京留学。期间接受钱玄同的建议,在北师大"偷听"钱玄同的"国音沿革"和"说文研究"两门课,学习注音字母、以北京话为标准音的"国音"字和汉语音韵史等。"留学师大第一人"仓石武四郎,日后在日本的汉语研究和汉语教育领域作作了重要贡献。钱玄同对仓石武四郎的影响,可以说是民国国语运动对日本现代汉语教学影响的一个缩影。

    2018年11期 v.40;No.271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湖湘文化对宋教仁外交思想的影响

    平英志;袁咏红;

    在湖湘文化氛围中成长的宋教仁,无论是民主宪政思想,还是外交思想,都带有浓厚的湖湘文化因子,湖湘文化是宋教仁思想产生的重要渊源。其外交思想的精髓——务实、爱国、尚争,正是深受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学风、爱国主义的传统以及尚争思想的影响。

    2018年11期 v.40;No.271 26-3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文学研究

  • 《四库全书总目》校勘成就及特点论略

    李建清;

    四库馆臣校理群书,会将丰富而具体的校勘记载留于《四库全书总目》之中。《总目》提要的校勘内容包括校正文字、校订著作内容两个方面,具有与版本研究紧密结合、灵活运用校勘方法和善于引用别人校勘成果等三个特点。

    2018年11期 v.40;No.271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20世纪以来英美奥斯丁研究述论

    刘雅琼;

    经历了二百余年时光的淘洗和几代读者的检视,奥斯丁已经成为受到广泛认同的最伟大的英国经典作家之一。20世纪以来,英美奥斯丁研究蓬勃开展。虽然文献浩繁,研究者众,但从主题批评、形式批评和当代批评新视角三个角度,仍可以基本梳理出英美奥斯丁研究的主要脉络和热点。

    2018年11期 v.40;No.271 38-4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政治与哲学研究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清廉乡村制度建设研究——以浙江湖州为例

    汪浩;

    制度是管权之本、管事之基、管人之要。清廉乡村制度建设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湖州市清廉乡村制度建设虽已取得很大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空间。在分析清廉乡村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清廉乡村制度体系一方面要强化自上而下的党组织监督,以上级党组织的权威监督乡村基层党组织,扎紧基层权力运行的笼子;另一方面,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让村民监督基层党组织的权力,推进基层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进一步完善基层工程项目和涉农资金监管机制。

    2018年11期 v.40;No.271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大众化培养路径——以湖州马克思主义讲习所为例

    沈敏华;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事关党的事业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高校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重要的培养基地,以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大众化培养的必要性为切入点,以"湖州马克思主义讲习所"的实践探索为例,着重分析目前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大众化培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以期创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大众化培养的路径。

    2018年11期 v.40;No.271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网络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策略研究

    王晓强;

    网络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面临种种挑战。高职院校有着不同于一般高校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不容忽视。网络时代下,要保障高职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必须建立"多位一体"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机制。

    2018年11期 v.40;No.271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历史进步论的当代审视

    王佳灵;

    从历史存在的根基、历史发展的动力、历史目的论思想等方面阐述历史进步论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指明历史进步论的时代意义在于历史理性基础对历史神性基础的超越和进步的历史观对超自然历史观的超越,而历史进步论存在的根本问题在于这种进步观偏执在工具理性的窠臼里。

    2018年11期 v.40;No.271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语言研究

  • 慈溪濒危方言“燕话”的若干特点

    赵则玲;

    "燕话"处于吴语包围之中的方言岛,会说该话者现已寥寥无几,已濒临消亡的境地。基于有限的调查语料,在与闽东方言、慈溪方言比较后,归纳出若干语音与词汇特点,并从语音和词汇两个方面对"燕话"加以描述和展示。

    2018年11期 v.40;No.271 6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 纳西东巴“■”字辨析

    高新凯;

    字符"■"一直被认作源自东巴字,实际其应是依据藏文字母创造的哥巴字,通过不同地域东巴经书用字的比较可以证明。

    2018年11期 v.40;No.271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4K]
  • 基于违背合作原则的幽默隐喻分类

    叶忠星;查琳;

    通过梳理国内外对幽默隐喻的分类研究,发现分类标准缺乏统一标准。基于Umberto Eco对于隐喻能违背合作原则四个次准则的论断,认为可以据此重新整理对幽默隐喻的种类。首先,幽默隐喻实际上遵守了关联准则;其次,喻体乖讹、反语性隐喻和隐喻性夸张主要违反质的准则;晦涩喻体、喻体的非典型特征、多重喻底、延时喻底、重合喻底、混合隐喻和延时本体违反了方式准则;博喻、隐喻的重新字面意义化、重合喻底和意象隐喻是违反量的准则的典型代表。最后,否定的隐喻遵守了质的准则,也有可能会产生幽默效果。

    2018年11期 v.40;No.271 78-83+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语言夸张的认知语用机制新解

    郭雅欣;范振强;

    继隐喻学转向认知层面后,转喻、反讽和夸张也被认为是一种认知活动。对夸张进行重新分类,分析认知范式下的夸张认知机制并构建具体操作运作模型,进而运用新模型对夸张的认知语用过程进行逐一解释。研究发现:夸张认知的生成过程先根据特定主观认知意向对客体进行夸大或缩小;根据认知路径形成创造性意象描述相关事物,即先扩大缩小,再进行跨域或域内投射;受话者角度的夸张理解过程是生成过程的逆操作。

    2018年11期 v.40;No.271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 新兴极性构式“X炸了”多维角度考察

    陈诗语;尹群;

    以网络语境下出现的"X炸了"构式为研究对象,在微观角度考察其成因搭配及语义机制的同时,尝试在"炸"由结果域向程度量级域转化的动态演绎过程中,从宏观层面构建述补结构语义关系推演连续统、语法化程度等级和主观化程度三者间的比照规律。以模因观为方法论,归纳离析出新兴极性程度补语的共性语义语用特征,将此前学界关于新兴极性补语研究规约化。

    2018年11期 v.40;No.271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艺术研究

  • 钢琴演奏基础课程中的“学习主题”构建

    张建国;

    钢琴演奏基础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学习主题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按照学生特点所设计的能够引导学生能动学习、达到既定目标、具有方法论意义的主线索以及相应的内容载体与学习策略的总和。综合定位"学生学到什么"和"怎样学才是最有效的",是该课程"学习主题"内容设计的核心问题。"学习主题"设计的单元性内容建构,伴随着"分层教学实施"的课程情景,关切学习评价观念的正确培育,关注课程学习共性内容的强化和个性学业优化等问题。"学习主题构建,分层教学实施"的课程特色,是笔者32年教学经验的总结,旨在提高课程效能和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其对普通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业务进修和社会琴学,同样具有积极的学理指导意义和学业引领价值。

    2018年11期 v.40;No.271 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五种音乐分析方法在中国的受融度探究——对《音乐分析指南》的理论思考

    鲁立;

    基于文献计量学视角,对《音乐分析指南》中提到的五种代表性音乐分析方法在中国的受融情况进行探究。首先以知网文献收录为范围,展示五种分析方法的文献发表情况,包括研究内容、期刊等级、发表时间等;其次总结五种分析方法在中国音乐分析学界不同的受融情况并探究原因;最后在数据分析、《指南》研读和自身学术经验基础上,分享讨论中获得的启示。

    2018年11期 v.40;No.271 103-110+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农家书屋的调查与思考:困境、原因与对策

    李萍;龚景兴;

    农家书屋是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惠民工程之一,对新时期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和农民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农家书屋的建设和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对照农家书屋建设要求,通过访谈调查和观察发现,当前农家书屋的主要问题或困境主要有:农家书屋发展不平衡、书屋管理制度不健全、书屋管理人员不到位、书屋文献资料较贫乏、利用书屋开展活动少、书屋信息化建设滞后、书屋经费投入不充足等。在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农家书屋发展的对策。

    2018年11期 v.40;No.271 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下载本期数据

期刊名称: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创办日期: CreateDate
主管部门: 中共湖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 湖州师范学院
刊期: 月刊
电话: 0572-2322051
Email: xuebao@zjhu.edu.cn
国内统一刊号(CN): 1009-1734
国际标准刊号(ISSN):33-1018/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