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两山”专栏

  • 生态文明的升级版:开展绿色生活理念创建活动

    顾钰民;汪浩;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建议》首次提出"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第一次提出绿色生活概念,并把绿色生活作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战略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升级版,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绿色生活领域的具体化。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战略之一。绿色生活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生活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主体。

    2021年05期 v.43;No.30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三大特征

    侯子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其基本特征有利于理解其理论精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科学理论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审视和研究生态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是为了指导现实的生态文明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幸福生活的期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的内容来源于实践,其目的在于解决现实中的生态问题,并在实践中使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简言之,科学性、人民性和实践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三大特征。

    2021年05期 v.43;No.303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太湖文化研究

  • “一门风雅”:清代归安叶氏才女群创作探析

    周淑舫;

    在明末清初闺秀才女成为中国女性文学主体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主要活动于清代乾嘉时期以周映清、李含章、陈长生、叶令仪等为代表的归安"叶氏八才女"的文学创作极具特色,绿水青山浸润的灵性、家族文化陶冶的传承,叶氏才女群不但以作者数量多、别集规模大、珠联璧合的创作格调赢得了盛誉,体现寄心绪于创作"一门风雅"的志趣情怀,而且以"诗坛飞将"的敏捷才思、神韵大气与罕见的点评诗论,彰显突破传统闺阁题材的取向与表现手法多有新意的艺术魅力,体现出随社会演进推陈出新的典型意义。

    2021年05期 v.43;No.303 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蚕神信仰及其民间习俗——以太湖流域蚕桑谣谚为例

    刘旭青;

    太湖流域是我国蚕业的发源地之一,养蚕历史悠久,留下了很多反映蚕神信仰及民间习俗的谣谚。解读这些蚕桑谣谚,揭示出传统的农耕经济结构是蚕神崇拜和信仰的心理基础;这种蚕神崇拜和信仰渗透到了蚕乡民众的岁时习俗和人生礼俗之中。这些蚕桑谣谚也是了解和研究太湖流域蚕桑文化和太湖文化的史料,具有重要的民俗史料和区域文化研究价值。

    2021年05期 v.43;No.303 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胡瑗教育

  • 隔代教养研究特点与趋势——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的计量分析

    陈传锋;胡志刚;韩布新;

    祖辈参与对孙辈的隔代教养已成不争事实,社会的高度关注、家庭的迫切需要等引发了众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运用计量分析法,在分析中国知网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录的"隔代教养"(隔代抚养、隔代教育、共同抚养等)研究文献基础上,概述我国隔代教养研究历程与趋势,分析我国隔代教养的研究特点和存在问题,指出今后我国的隔代教养研究应回归祖辈—父辈家庭共育本体研究,并注意研究方法的调整,重视并加强纵向跟踪研究,以便深入揭示祖辈—父辈家庭共育对孙辈发展的共同影响和相互作用。

    2021年05期 v.43;No.303 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形式、内容与影响因素——基于“马云乡村教师计划”TALIS调查问卷

    刘蕊;郭瑞迎;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是乡村教育振兴的根本。"马云乡村教师计划"为研究何种形式、哪些内容更能有效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哪些因素可能阻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契机。以TALIS问卷为研究工具,对306名获奖乡村教师进行调查,发现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形式更偏向传统化,乡村教师实际参与的专业发展内容与教师需要的专业发展内容存在较大差异,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缺少鼓励和支持。在研究结果与结论基础上,从政策支持、丰富和创新专业发展形式、制定个性化专业发展项目、学校支持、关注低学历教师和女性教师专业发展五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有效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2021年05期 v.43;No.303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文学研究

  • 大众传媒语境下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出版的对策思考

    韩雄飞;

    21世纪以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出版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因生产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导致的一系列负面问题。从传播学角度上看,儿童文学作家需进一步提升创作能力,体悟儿童读者的阅读期待,将儿童文学文本打磨得更精细;儿童文学传播渠道应建立"纸质出版+数字出版+线下活动"的多元传播格局,并建立一套多群体共同参与的反馈机制。

    2021年05期 v.43;No.303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库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群体生态书写

    高薇;

    荷裔南非作家库切在其小说创作中描述了由种族隔离制度引发的南非种族矛盾问题,展示了帝国离散者的多重身份和双重视野,构成了独特的知识分子群体生态。小说通过边缘的知识分子女性伊丽莎白·科斯特洛的大胆发声、女探险者苏珊·巴顿的经典写作、受凌辱的女学生米兰妮·伊萨卡的舞台表演、大学教授卢里的学术抗争与田园探险,多层次、多方面地探究"他者"如何被历史隔离、疏远、湮灭,又如何通过自我书写和发声获得合法的历史叙述地位这一问题,形象而生动地展现了知识分子的群体生态。

    2021年05期 v.43;No.303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历史研究

  • 一起“非暴力不合作”的警民冲突:1922年“松江警捐事件”探析

    张松;

    1922年夏,上海松江县发生一起商民因警所不作为而抗缴警捐事件,商民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持续而坚决地与县署和警所作抗争,终获胜利,取得经济利益的让步和政治权益的扩展,体现出民初商人斗争经验日益丰富、权利意识不断进步的特点。

    2021年05期 v.43;No.303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南游之隐:李柏遗民思想探究

    张剑;

    在充分阐释和解析《南游草》诗文基础上,认为李柏之遗民思想的发端源于其南游前的心路历程。正是李柏心理状态的变化,其遗民思想呈现出"四端"之独特韵味。"四端"即是怀念故国,关怀民众的"仁端";借古喻今,鸿展理想的"礼端";叹兴思亡,人心是非的"义端"和远离尘世,找寻自我的"智端"。其遗民思想乃是时代影响、儒学禁锢和个人性情综合作用所形成。

    2021年05期 v.43;No.303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政治与哲学研究

  • “家”的法理意涵再思考——从《民法典》“离婚冷静期”制度出发

    胡敬阳;

    《民法典》中"离婚冷静期"的规定,是立法机关弥补家事法理论不足、完善协议离婚程序、维护婚姻家庭和谐稳定的有益制度尝试。但实践中反对者多以其违反离婚自由原则对其进行非难,理论上也一直陷于婚姻法是公私法属性之争以及个人主义与家庭主义相互纠缠的泥潭。绝对的离婚自由观念不但冲击家庭本身的稳定性,还对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带来冲击。"离婚冷静期"制度的争议映射出面对当前的家庭危机,我们更需要立足于自己的本土文化视域去思考婚姻和家庭,进而构建符合中国人精神伦理世界的家庭法哲学。我国的家庭实践和家庭理论研究普遍以个人主义为预设,放弃了从"家"出发来理解法律和整个中国社会。《民法典》中"离婚冷静期"的根本出发点是在基于个人独立性之上的现代社会中,唤醒人们对家庭伦理性的重视。"家"是伦理和契约的共同体,但以伦理为主;"家"是权利和义务的共同体,但以义务为本。

    2021年05期 v.43;No.303 6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文本的生成逻辑、流传概况和研究动态

    张丽媛;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为完成马克思遗愿,在人类史前史有了重大发现、工人阶级革命斗争需要理论支撑,以及资产阶级错误思想急需被清理的背景下写成的。其文本在中国的流传经历了20世纪初的片段式摘译、在杂志上发行到革命年代的全文翻译、单行本发行,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次考证校订和重新出版的过程。学界关于此文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写作背景、两种生产理论、女权思想、家庭思想、国家理论和统一战线等方面。

    2021年05期 v.43;No.303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国家治理现代化价值向度的内在特征与条件保障

    李媛媛;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向度主要由三种结构要素来捍卫:公平正义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目标;民主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手段;以人为本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立场。国家治理现代化价值向度的内在特征表现为理念性与践行性的统一、原则性与具体性的统一、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丰富国家治理现代化价值向度的内涵,是捍卫国家治理现代化价值向度的保障。

    2021年05期 v.43;No.303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条抓块统: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浙江经验”

    廖家源;

    条块关系是我国政治与行政领域中的基本关系。在新时代背景下,条块关系时常以分割、冲突和矛盾的形式出现并影响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为化解当前基层管理体制长期存在的条块关系问题以构建起简约高效的新型基层管理体制,浙江省创新提出了"条抓块统"基层治理模式。条抓块统旨在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专业治理优势和乡镇(街道)的统筹协调优势,并通过明确乡镇和部门权责、建立四维考评机制、信息技术嵌入基层治理等手段规范属地管理、激发条块活力、提升治理效能。条抓块统基层治理模式致力于重塑基层条块关系,触发条块之间协同联动的内在机制,从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2021年05期 v.43;No.303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语言研究

  • 英汉语词典释义风格的比较研究

    初良龙;

    中外词典释义的系统比较研究,是了解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和社会文化观念的有效手段。通过比较两部权威英、汉语词典《新牛津英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发现英、汉语词典释义风格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受到思维方式、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因素影响。研究的发现有利于词典编纂者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对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词典使用效率,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021年05期 v.43;No.303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上古汉语名词作状语辨析二例

    张萍;

    名词作状语是上古汉语较为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但有时易与名词用如动词现象相混淆。以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教材中"衣冠而见之""巾笥而藏之"两句为例进行辨析,揭示两句均为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时施事或受事的某种特定形态或状态,而非词类活用。识别名词状语的句法结构,对准确解读语义、揭示汉语句法演变规律均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05期 v.43;No.303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抗疫语境下双关和隐喻的认知观照

    林有苗;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民阻击战中,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里涌现出不少新奇的双关和隐喻表达,如"战‘疫’""‘罩’顾好自己""最美‘逆行者’""心理防护服"等。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以认知语境建构为支撑,分别考察与解读这些双关和隐喻,得到或印证以下发现与结论。其一,从认知加工过程看,双关和隐喻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即各自所涉两个概念域之间均存在着系统投射与相互激活。其二,从本体功能或属性看,双关确实发挥着积极的语用功效,它不仅使语言表达幽默风趣,还能启迪心智,让人印象深刻;隐喻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具有隐喻性质的概念体系是孕育人们语言、思考、行为的原动力。其三,从社会功用看,在特定的语境或时空背景下,新奇双关和隐喻的恰当使用有助于创设众志成城的抗疫场景,激发广大受众的炽热情感,构建高效统一的防疫认知体系,具有促进民众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命运共同体身份建构的积极功能。

    2021年05期 v.43;No.303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笔记在数字密集语篇英汉同传中的作用

    沈佳伟;

    在同传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译语的质量。其中,数字是著名的诱因,会给译员的精力分配造成困难,进而影响译语的输出。遇到数字时记笔记是一些同传译员会采取的做法。以Daniel Gile的"精力分配模式"和"问题诱因"为理论框架,以英汉同传中的数字密集语篇为例,将实验对象分为记笔记组和不记笔记组进行实验,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分析实验结果,探究笔记对译语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记笔记组译员同传表现大体优于不记笔记组译员,但记笔记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影响译语的准确度。结合实验和分析,最后总结出数字密集语篇同传时可采取的合理策略,并提出本研究对MTI同传教学的启示。

    2021年05期 v.43;No.303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书评

  • 不可无一、不容有二的书是怎样写成的——评鲍远航《〈水经注〉与魏晋南北朝地理文学文献研究》

    周期政;

    <正>郦道元《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与文学名著,其研究渐成专学,号为"郦学"。清人沈德潜曾以"不可无一,不容有二"称赞《水经注》一书的价值。清末以来,学者较多在地理学、地名学、版本学等方面对《水经注》进行研究,而对《水经注》史源学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鲍远航《〈水经注〉与魏晋南北朝地理文学文献研究》,则较多在《水经注》史源学方面进行探寻,对《水经注》所征引的文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和论证,并尝试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山水散文的源头作出有益探寻。

    2021年05期 v.43;No.303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正气凛然 清风徐来——读《全面从严治党 建设清廉浙江》有感

    董建萍;

    <正>《全面从严治党建设清廉浙江》是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六个浙江"系列研究成果之一,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是宣传浙江省高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造清廉省份的精品力作,是清廉浙江研究的创新性成果。该论著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清廉浙江"课题组通力合作完成,课题组由黄宇、宋小海、王崟屾、徐友龙、余华、唐晓燕等中青学者组成,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深入调研,反复修改,数易其稿,方始成书。该论著近40万字,除了导言与余论外,共分十一章。

    2021年05期 v.43;No.303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下载本期数据

期刊名称: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创办日期: CreateDate
主管部门: 中共湖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 湖州师范学院
刊期: 月刊
电话: 0572-2322051
Email: xuebao@zjhu.edu.cn
国内统一刊号(CN): 1009-1734
国际标准刊号(ISSN):33-1018/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