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词典的编纂与词典学

    徐青

    <正> 近几年来,我国的词典编纂工作十分兴盛:专门研讨词典编纂工作的《辞书研究》出刊了,专业性的辞书出版社建立了,词典学方面的专著有的已经问世(如胡明扬、谢自立等的《词典学概论》),有的即将出版.各种类型的大中小词典更象雨后春笋,陆续编成,先后发行了.一向不为人们熟悉的词典学逐渐变成了热门学科,面对词典学的这一发展盛况,我想就词典编纂工作与语言学的复兴以及词典学中值得讨论的某些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983年02期 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 《孟子》中的孟子弟子

    王伟民

    <正> 孔子的弟子,号称三子,其贤者号有七十二人.司马迁《史记》有《仲尼弟子列传》一文略述其要,后世学者亦多有论及.孟子,被尊为“亚圣”,其行事颇类孔子,其弟子亦有数百.《孟子·滕文公下·彭更问曰章》载:彭更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彭更的问话,概述了孟子周游列国的情形,也说出了孟子弟子之多.但对孟子弟子,后世研究者论及甚少.《孟子》一书中提及的孟子弟子有十八位:充虞、高子、孟仲子、子叔疑、季孙、乐正子、彭更、桃应、万章、咸丘蒙、匡章、陈臻、陈代、陈仲子、屋庐子、滕更、公孙丑、公都子.现据《孟子》一书,对这十八位孟子弟子略作介绍,为“先秦儒家师承关系”和“中国古代教育史”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资料.

    1983年02期 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 裕源纱厂是怎样创建的

    陈梅龙

    <正> 上海裕源纱厂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的棉纺厂之一,在中国棉纺织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这个企业究竟是如何创办的,过去因资料的缺乏而未得其详.现在本文拟根据新发现的一些史料,对这一问题作些探索.一八九○年,经过十多年曲折磨难的上海机器织布局,在杨树浦正式落成,并开工生产.织布局开车以后,生产情况良好,产量不断上升.仅一八九一年,运销天津、牛庄、镇江、宁波等地的斜纹布就达到一万零四百五十匹,到了一八九二年更增至三万七千九百匹.原色布也同样,一八九三年前九个月的产量就达到四万四千五百六十五匹,相当于一八九一年的四倍.然而尽管织布局生产发展很快,但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直到一八九三年十一月,即织布局火烧以后,盛宣怀还在慨叹:“查该局股分皆系各省绅商仰承宪台札饬招商,踊跃入股,十年以来,

    1983年02期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 新建师专改革中的几个问题

    高万湖

    <正> 新建师专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占有较大比重,是我国社会主义师范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现在一般已初具规模,虽然办学条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逐步解决,但工作重点已转移到提高质量方面来了.如何搞好改革、开创师专教育的新局面,切实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农村教育改革服务,这是摆在师专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新建师专虽然创办时间短,但由于存在着照葫芦画瓢、向老大学看齐的思想,因而也有不少阻碍提高质量的老框框、老套套亟待改革.同时,由于新建师专具有与其它高校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探索、分析和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时,就必须坚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本文仅就办学思想、专业结构、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的改革提出一点意见.引玉之砖,只不过希望引起对问题的讨论而已.

    1983年02期 25-3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 试谈《生死场》的思想艺术特色

    项文泉

    <正> 《生死场》是萧红的代表作,发表于1935年底,是三十年代最早出现的抗战文学之一.作品是以“九·一八”前后哈尔滨附近的一个村庄的变迁为背景,以经历种种苦难最终走向革命的农民为主要描写对象,真实地展现了时代风云和现实生活.鲁迅先生热情地为它写了《序言》,指出这一作品充分显示了“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给人以“坚强和挣扎的力气”.作品发表时,正值日寇大举侵略中国的前夕,而蒋介石却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抗日必先“剿共”的反动政策,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开展的形势下,因而就更具有深广的意义.

    1983年02期 34-3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 板桥的喜怒

    陈维雄

    <正>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把天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怀羹.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颠狂甚,取鸟丝百幅,细写凄情.这是郑板桥填的“沁园春”,题为《恨》.以“恨”命篇而为人熟知的作品,首推江文通的《恨赋》.“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但是,如果把这两篇作品并读,它们的深沉浮浅、真挚矫作便不待明人指点了.尽管江文通自称“仆本恨人,心惊不已”,然而他的《恨赋》只不过排比铺陈,罗列史实,写的是异代的兴亡,搔的是别人的靴

    1983年02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 在比较中鉴别——评冯梦龙的短篇小说《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陈永昊

    <正> 现行的高校中国文学史教材,无一不说到明朝通俗文学大家冯梦龙;欧洲文学史教材也无一不说到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文学大师伏尔泰.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国家,属于不同的民族和阶级.但是,我们发现,他们有的作品却有惊人相似之处.比如,在冯梦龙编著的《警世通言》中,有一篇《庄子体鼓盆成大道》(以下简称《庄子休》),写的是一个丈夫考验妻子的故事.一百二十多年后,伏尔泰在他的中篇哲理小说《查第格》的第二部分《鼻子》中,也写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以下称《查第格》),而且情节与《庄子休》几乎一样.但为什么人们对两个故事的评价却迥然不同呢?例如,有人说《庄子休》是“从封建的片面的贞操观念出发,丑化丈夫死后要求再嫁的妇女”,还有一部文革中编写、文革后修订的《中国小说史》竟给《庄子休》扣上了“用荒诞无

    1983年02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 茅盾的《故乡杂记》和乌镇

    钟桂松

    <正> 茅盾作于1932年的散文《故乡杂记》堪称当时茅盾故乡——乌镇的一幅真实图画,它像一个窗户,只要我们打开它,便可窥见三十年代茅盾故乡乌镇的风貌.昭明太子和鲍廷博当我们轻轻掀开《故乡杂记》,立刻被茅盾笔下所描绘的乌镇历史风姿所吸引.他写道:“故乡!这是五六万人口的镇,繁华不下于一个中等的县城;这又是一个‘历史’的镇,据《镇志》,则宋朝时‘汉奸’秦桧的妻王氏是这镇的土著,镇中有某寺乃梁昭明太子萧统偶居读书的地点,镇东某处是清朝那位校刊《知不足斋丛书》的鲍廷博的故居.”这里,昭明太子是什么时候在乌镇“偶居读书”?“某寺”指何处?鲍廷博为何许人呢?根据史料记载:

    1983年02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茅盾故居寻踪

    雨水

    <正> 从乌镇轮船码头上岸,正是乌镇的北宫广场.向东步行数十步,树木参天、环境幽静的人民公园赫然在目.公园门口是条新修的宽阔的水泥马路,坦荡地向南伸展过去,群众称它为“新马路”.沿着这条新马路一直往南走去,将到尽头,在新建的两层楼粮管所对面,有一堵新砌的青砖围墙,透过油漆的铁栅大门,望见里面有座修缮一新的平屋,掩映在绿荫中,这就是茅盾故居.但茅盾的祖居还不能说就在这里.新马路尽头,横着一条古老街巷,叫观前街.石板铺路,窄窄的,两边楼上的人伸手便可相握似的.观前街原名印家巷,西起应家桥,东接迎春坊,可通东栅.宋朝咸平元年,在巷内兴建了修真观,印家巷也就改名为观前

    1983年02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 古汉语助词研究要略

    俞允海

    <正> 助词是汉语的一个特殊词类,特别在古代汉语中,助词更是屡见不鲜.它可以用来表示各种语气,延长音节,可以使单音词双音化,也可以表示语言单位之间的结构关系,甚至起断句的作用.助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类别,因此,它历来受到经生、小学家、语法学家的重视.有关助词的论述和著作,数量也很可观,但未尽让人满意.古人又常常把助词与虚词混为一谈,以致难以对助词作全面的描述、说明.本文力图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古汉语助词的类别、功能作些说明.

    1983年02期 50-5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 谈文言副词兼表判断

    远征文

    <正> 先秦时代,专用的判断词尚未形成.除偶用“是”表判断外,一方面用语气词“也”帮助判断,用“为”表示弱性判断;另一方面则大量采用副词兼表判断.这种现象,从上古到中古、近古汉语乃至现代汉语都有.大家知道,古今汉语判断句的谓语一般都可以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来充当,而这样的谓语又都可以受副词修饰.那么文言文中有哪些副词可以修饰名词性谓语并兼表判断呢?这是久有争议的问题.我们认为,如“尽、皆、凡、悉、仅”等范围副词;“必、诚、良、即、则、乃、真、亦、复”等情态副词;“素、本、固、将、且、次者”等时间副词;“殆、盖、其”等语气副词;“非、匪”等否定副词,等等都能兼表判断.但它们仍旧是副词.试分述如下:

    1983年02期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 介词短语绝对不能充当主语吗?

    谢双成

    <正> 介词短语不能充当句子的主语,这似乎是成了定论,无懈可击.张文周同志曾经提出过疑问,①但由于引例不当,不能自圆其说,因此有人断言:“介词结构(按:即介词短语)根本不能表示人或事物,因而不能充当各种各样的主语”.②对此,我们不敢苟同,姑且把一些不成熟的意见提出来,求教于方家.我们以为,下列几个判断句中的介词短语应该是主语,而不是状语.

    1983年02期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 讲究一个“实”字——写作知识转化为能力小议

    周风呜

    <正> “写作课,听听很有趣,就是不大用得上.”这是一些学中文同学的反应.有一位现在正在攻读心里学的硕士研究生知道我现在在教写作,也向我讲了他在大学里听了写作课以后的想法,结论与上述反应不谋而合:好听,不太管用.这种议论不一定正确;就算他们说的都是实情,教学是双边活动,也不能片面地责怪教师.不过,冷静想一想,也多多少少说明我们在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方面,还有缺陷,甚至还有很大的缺陷.写作课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实践性

    1983年02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 平易朴实 寄寓深情——归有光《项脊轩志》试析

    王栩

    <正>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自幼苦读书,“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明史”本传)可是科场失利,三十五岁才中举,此后八次考进士均未被录取.于是迁嘉定(今属上海市)安亭江上,读书讲学二十余年,远近从学的人常达数百,称他为“震川先生”.他有志为国为民,曾说:“余少不自量,有用世之志.”但却一直不能施展抱负.六十岁始中进士,授湖州长兴县令.他在作县令时,审案慎重,不为自己的乌纱帽而迁就上官,终被借故调为顺德通判,专管马政.明代以进士为小吏的,只他一人.直到隆庆四年(1570)始由大学士高拱、赵贞吉的保荐,做了南京太仆寺丞(掌管皇家车马的机构的长官).第二年在任上病死,活了六十五岁.著作有《震川文集》四十卷.

    1983年02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董份和他的《万历湖州府志》

    陆联甫 ,王水

    <正> 我国地方志的纂修,到了明代已很兴盛.随着地方志的编纂,方志学理论的研究,也日益完善起来.在这方面,董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董份,明浙江湖州乌程人,生卒年代不详.明万历年间(1573—1620)由进士入仕,先后做过前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兼学士,工部尚书管吏部左侍郎兼掌詹事府翰林院事,国史副总裁.他一生主要功绩,除参与 纂修明代的《承天大志》外,还为家乡撰写了《万历湖州府志》十四卷.这部府志不仅对后代编纂地方志有着一定影响,而且也为我们今天研究湖州地方史提供了难得的史料.

    1983年02期 7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 党的“一大”南湖会议日期

    <正> 党的“一大”会议的起迄日期,包括转移到嘉兴南湖开会的确切日子,长期以来没有考定.一九七九年以后,有些党史工作者根据国外保存的有关文献和“一大”代表的行踪及其他史料,认定“一大”会期为七月二十三日至三十一日(中间休息两天),在南湖开会的日子是七月三十一日.但按照代表的行踪和现有可作佐证的史料,都还不能推定确切的开幕日子.一九七二年苏联《亚非人民》杂志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一文,估计是“一大”闭幕不久,当事人给共产国际的报告.这篇报告提到“一大”代表“直到七月二十三日才全部到达上海,于是代表大会开幕了”.如果这个材料可靠,那末“一大”开幕应在二十三日之后.

    1983年02期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下载本期数据

期刊名称: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创办日期: CreateDate
主管部门: 中共湖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 湖州师范学院
刊期: 月刊
电话: 0572-2322051
Email: xuebao@zjhu.edu.cn
国内统一刊号(CN): 1009-1734
国际标准刊号(ISSN):33-1018/G4